改革歷程 – 趙紫陽 著

  • 作者: 趙紫陽 著
  • ISBN: 9789881720276
  • 出版社: 新世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年5月
  • 語言類別: 繁體中文
  • 售價: HK$128.00
  • 出版地: 香港
  • 規格: 平裝 / 25K / 384頁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

內容提要

本書是已故中國共產黨前總書記趙紫陽獨白口述錄音而成的回憶錄,據報導,2005年1月趙紫陽過世時,知道有這些錄音帶的人士暗中經過複雜的努力,將這些資料集中在一處,然後將錄音內容謄寫,以供出版。

趙紫陽的前政治秘書鮑彤的兒子鮑樸和妻子花了四年時間把這些錄音翻譯成英文,在六四20周年前夕出版。這本回憶錄的英文名字是《Prisoner of The State》,譯成中文是《國家的囚犯》。

鮑彤表示:「六四的真相我想沒有別人能講得那麼清楚透徹;第二個問題是改革,中國從一九八零年到八九年,趙紫陽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負 責經濟改革的時候真實的記錄;第三部份就是關於中國以後的前途,趙紫陽提出一個結論,中國將來最好應該實行議會民主制,趙紫陽認為如果沒有議會民主制,市 場經濟不可能成為完全的市場經濟,必須要求議會民主制的配合。」

趙紫陽在回憶錄中反思六四天安門事件,形容那是一場悲劇。書中一段內容記錄趙紫陽在解放軍開進北京並殺害數百、可能是數千名學生時的感覺。趙紫陽回憶道:

「在6月3日晚上,我在和家人一同坐在庭院中,聽到了激烈的槍聲……震驚世界的悲劇沒能躲過,還是發生了。」

數日後,他被革除了總書記職務。

這本300頁的回憶錄分中英文出版。但不可能在大陸合法出版。鮑彤表示先出英文版,這是他的安排。他說:「由於特殊環境而必須採取的特殊措施。如果先出中文版,被扼殺了就沒有了。先出一個英文版,被國際社會認可,認為是真實的,那麼中文版就不可能被扼殺。」

鮑彤說:

「趙紫陽的聲音猶存,不會被噤聲。最壞的是,每件事情都被密封,(當局)不准討論。如果他們要走這條路,他們只會更加激起人民的憤慨。」

鮑彤之子鮑樸現居香港,其經營的新世紀出版社此次負責出版趙紫陽回憶錄中文版。

目錄

第一部分 1989年“六四”事件

一、八九學潮初起
二、4‧26社論激化了矛盾
三、兩種處理學潮方針尖銳對立
四、決定戒嚴和武力鎮壓
五、鄧的拍板不具合法性質
六、寧願下台也必須堅持自己的主張
七、同戈爾巴喬夫的談話

第二部分非法幽禁與世隔絕

一、三年審查不了了之
二、非法幽禁歲月漫長

第三部分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建設

一、鄧小平和陳雲的不同主張
二、1981年進一步調整經濟
三、開始對外開放
四、探索經濟建設的新路子
五、我同耀邦在經濟上的不同意見
六、計劃與市場
七、漸進式的經濟體制改革
八、經濟過熱、軟著陸和治理整頓
九、揚長避短發展外貿
十、農村包產到戶
十一、探索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
十二、關於沿海發展戰略的幾種不同意見
十三、探索反腐敗的道路

第四部分從反自由化到十三大

一、胡耀邦被迫辭職
二、防止反自由化擴大化
三、說說胡喬木和鄧力群
四、籌備黨的十三大

第五部分1988年的經濟和政治

一、十三大後出現的好形勢
二、市場搶購和銀行擠兌的出現
三、治理整頓的負作用
四、闖物價改革關
五、改革開放遭受很大挫折
六、來自中央高層不和諧的聲音
七、“倒趙風”的由來

第六部分政治體制改革

一、鄧小平心目中的政治體制改革
二、政治體制改革阻力重重
三、胡耀邦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態度
四、我對政治體制改革的認識過程

作者簡介

趙紫陽簡歷:
出生: 1919年 10月 17日
籍貫:河南滑縣
家庭背景:妻子梁伯琪,兒子趙大軍、趙二軍、趙四軍、趙五軍,女兒王雁南

1932年:加入共青團
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8年: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79年:中共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80年:中共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總理
1981年:中共中央副主席
1982年:中共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1987年:中共十三屆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
1989年:被撤銷總書記、軍委副主席等職務,只保留中共黨籍
2005年1月17日:病逝北京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