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麥克法夸爾、沈邁克 著
- ISBN: 9789889945626
- 出版社: 星克爾
- 出版日期: 2009年4月
- 語言類別: 簡體中文
- 售價: HK$160.00
- 出版地: 香港
- 規格: –
內容提要
《毛澤東最後的革命》是麥克法誇爾在“文革前史”三部曲的基礎上,系統扼要地處理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一部通史。
在西方學術界,有關中國文革的研究著作雖然汗牛充棟,而文革通史卻寥寥可數,基本的困難既是因為“太多”,亦是“太少”——“太多”是那十年的翻天覆地大動蕩以昇華尋常的方式,席捲了數億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將所有這些重要的方面綜攬於一書,難度當然也是昇於尋常的,惟有在這個專題及其周邊領域裹深耕細作經年、且視野廣闊的研究者,才能取捨得當、駕馭自如。而“太少”,則是有關文革的最核心原始資料,一直沒有對外開放;文革最重要的領導者、犧牲者和倖存者:毛澤東、劉少奇、彭真、周恩來、林彪、鄧小平、江青、康生、張春橋,均未發表過文革回憶錄。因此,立志作文革通史的研究者只能在浩如姻海般的零散資料和“切片分析”中,搜索鑒別,才能夠提煉出相對而言更為可信的素材,把文革的全貌描繒出來。
本書是西方學術界迄今為止,有關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最重要的一部通史。它所依據的原始資料及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包括英文、中文的少數通史和大量的“切片分析”,可以從它的英文版近兩百頁的注釋和文獻索引中看出。
——丁學良
作者簡介
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是美國漢學大師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的弟子,然後就任的是哈佛大學歷史學和政治學的Leroy B. Williams聯席講座教授之職。
《毛澤東最後的革命》便體現了麥克法夸爾的治學基調:它首先是一部編年史,力求把十年文革的最重要事件整理出頭緒;它同時也是一部詮釋史,力求對文革這部政治劇中最重要的演員』——不論他們是得勝者還是失敗者——行動的動機,給出合乎事實和邏輯的解釋。
本書的合作者沈邁克(Micheal Schoenhals),是個語言天才。現為瑞典Lund University教授,專治現代中國社會研究。